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去了哪?央行上海总部首次公开清单

2月20日,央行上海总部官网转发《金融时报》文章,首次公开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上海地区专项再贷款的流向。截至2月16日,上海地区12家专项再贷款承贷银行共向41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发放优惠贷款75笔,共计10.35亿元,加权平均利率为2.42%。仅2月10日至16日一周,即新发放优惠贷款51笔,金额8.94亿元。

应放尽放,专款专用。为用好专项再贷款资金,支持疫情防控工作,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按照总行统一部署,指导上海地区相关银行主动、快速、精准对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融资需求。

1月31日,央行总行专项再贷款政策出台,央行上海总部披露,当日即主动联络上海市有关部门,推动确定上海重点企业名单,并建议尽可能广泛覆盖相关重点企业,最大化满足企业合理融资需求。2月3日,上海总部将第一批194家上海重点企业名单和3家地方法人承贷银行名单报总行备案。

上海总部指导12家专项再贷款承贷银行坚决做到“三个坚持”,即坚持重点企业名单制管理、坚持合格贷款标准、坚持合理定价。同时,指导银行建立“绿色通道”,简化审批流程,加快放款速度,做到“应放尽放”;严格贷后监督管理,按日监测重点企业优惠利率贷款投放和使用情况。2月10日,上海总部迅速摸排3家地方法人银行合格贷款发放进度及资金需求,快速召开贷审会,当日完成首批共计20亿元的专项再贷款发放。

截至2月16日,上海地区相关银行共向16家全国性重点企业发放优惠贷款4.14亿元,向27家地方重点企业发放优惠贷款6.21亿元。从贷款投向看,重要医用物资生产企业贷款4.62亿元,占比44.7%;重要原辅材料生产企业、重要设备制造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贷款3219万元,占比3.1%;重要生活必需品的骨干生产企业贷款7889万元,占比7.6%;重要医用物资收储企业贷款3.29亿元,占比31.8%;承担物资运输、销售任务企业贷款1.32亿元,占比12.8%。从单笔贷款金额看,单笔5000万元及以上贷款7笔,主要用于药品、医用DR、CT等采购及避光输液器、负压救护车等医用物资生产;1000万元(含)至5000万元贷款19笔,主要用于药品、负压救护车等重要医用物资生产;1000万元以下贷款49笔,主要用于口罩及医用手套等医用物品生产。

来源于:互联网 / 发布时间:2024-05-03 08:32:54
收藏
分享
海报

其他文章